青岛空管站与场区派出所开展座谈交流
唯有装机成本的下降,才能实现无补贴项目的正常发展。
再来说说两年前的0.61元领跑者低价中标,跟英利当年0.69元一样受质疑,但是,在其他很多中标项目违约的情况下,协鑫把这个100MW项目,以及芮城的项目都提前建成投产了,两年来运转良好,收益率不低。但诸多龙头企业都希望不要自己去说,让别的龙头企业来说,所以各龙头企业面对朱共山的喊话,心情是复杂的。
金风、远景等几家风电企业的发言,昨天我认真听了,他们也说很快就不需要补贴了。未来我相信储能的时代马上就会到来,未来三到四年里江苏省会通过特高压送入约55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这些外部的来电如果没有储能技术的支持,没有与火电之间的协调联动,是不行的。同时最最感谢的我们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论坛,表示衷心的感谢。前几日,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2018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风能、太阳能到2019年就基本不再依赖国家补贴。当年协鑫在山西阳泉领跑者项目0.61元的中标电价,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二是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引领全球,尤其是光伏发电他表示,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充满希望,光伏发电潜力巨大,阳光电源作为以清洁电力转换为核心的系统供应商,为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政府在能源发展方面有两层压力:一个是已经装机的项目要解决消纳问题,实现应发尽发;另一个是保障新增的装机量,以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能源转型的任务。
既然无补贴的光伏项目政策配套是关键,那么下面来分析一下平价的重点因素和市场亟需的政策。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保持地方政策的连贯和透明,不搞秋后算账及尽量协调成本较低的土地作为电站开发用地。很多人觉得,反正也没有补贴了,是不是就可以随便建设?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也不完全是。国家能源局针对东营无需国家补贴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的回函是这样表达的: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
唯有装机成本的下降,才能实现无补贴项目的正常发展。在能源局对东营的回函中也提到,只要地方政府具备开展此类试点的条件,均可进行分布式市场化交易。
更令开发企业苦恼的是,很多税费都是秋后算账,很多地区都是在电站运行3年后开始追缴税费,这会儿投资都已经锁定,突然增加的成本势必影响后期的回报率。从一开始为可再生能源提供补贴就是为了将来可再生能源不再需要补贴,这个目标在一些国家已经实现。按照现在分布式的开发现状,电网仍然不允许隔墙售电,大大压缩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空间。因此,2018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类接入输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接网及输配电工程,全部由所在地电网企业投资建设,保障配套电网工程与项目同时投入运行。
据业内人士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光伏电站自建的输电设施资产被电网企业回购比率不超5%。随着823号光伏文件的出台,531之后基本没有带补贴的地面光伏指标和分布式光伏空间了。对于大型领跑者基地,土地来源由政府协调,有采煤塌陷区、鱼塘等,这些土地也不是免费使用,特别是第三批领跑者部分基地在后期上涨了土地成本,超过1000元/年/亩。目前,东部地区土地指标紧张,仅能利用鱼塘、一般农用地等开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农业光伏综合开发项目,农业和光伏各承担一半的地租。
既然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要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那么就应该允许市场有更多样性的选择,将隐形成本公开化,让光伏可以更好地参与电力市场,为用户带来绿色电力。对此,我们觉得如果政策、设备成本等配合得当,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很多人担心,一旦没有补贴,新增装机将出现断崖式下滑。第一个模式主要以大基地的开发为主,需要大量成规模的土地,因此对于中东部来说第二个模式更加可行。
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电能计量装置和向电网企业传送信息的通讯设施均由电网企业出资安装。这项政策也是国家能源局为了解决并网难、并网贵做的努力,但能否全面执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并且之前相关接网等输配电工程由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单位建设的,电网企业按协议或经第三方评估确认的投资额在2018年底前完成回购。以100MW光伏项目为例,农光互补占地6000亩,如果按照500元/年/亩一次性支付20年,仅地租一项就需支付6000万。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压力更大的是地租支付方式。部分省份目前已经开展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年底会有试点项目落地。
在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也出台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分布式市场化交易,明确了省级政府自行核算交叉补贴和过网费的收费标准,电网可以代收电费,彻底解决分布式最大的两个障碍。技术成本的下降依赖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而非技术成本的下降就只能靠各级政府的政策配套
2018年是特殊年份,今年无论是光伏、风电,大家都感受到了,从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政策来看,都在从固定补贴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全面竞价、直至将来没有补贴的时代。所以根据集中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特性的不同,也推出了不同的政策。
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在未来如何保证光伏发电市场份额,我指的就是说你所发的电量和火电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竞争关系?并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环境权益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表现,是未来政策的重点。对于机遇,能源局装机还是非常硬性的需求,因为2020年15%指标要完成一次能源中的非化石能源比例,现在核电跟水电来讲,发展可以有一个准确的预测,但是由于来水有可能是今年发的多、有可能发的少,不足的部分我相信还是靠非水的可再生能源资产顶上,意味着到2020年必须要有足够的可再生能源资产,你才有足够一年的时间来发出相应的电量。
同时在装机的结构上面大家能够看到,从2016、2017到现在来讲,分布式的比例在不断扩大,这是一个特别明显以及要在座的诸位投资方也好、其他一些单位也好要引起重视的方面。能源局的回函也说,具备开展这些项目的地区都可以开展这上面的工作。因为在以前,这点都不是很提倡的,但是最后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而且要总结东北电力辅助服务的经验,完善这个机制。接下来重点介绍几个政策,未来三大政策的主流方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降低补贴强度,中间这个黄色是核心的。
整个可再生能源分析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特许权招标,发现标杆电价之后大家都是一样了,并且标杆电价分年度下调,目前我们处在第三阶段,还是在竞价的模式,通过标杆电价基础上通过向下竞价来分配项目,在明年2019年或者2020年很快就会获得平价上网,就是说没有补贴,但是平价上网大家拿到的电价也不一定完全一样的,因为取决于你签的地区以及签的客户是特别市场化的开发。前端如果把这些软环境做得更好的话,也会有助于大家在后端的融资,对银行或者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会对光伏资产未来更加认可。
分布式就开展分布式的市场化交易,所以在一个多月之前,能源局也给东营的项目有一个回函,因为东营分布式项目跟国家承诺,我不要国家一分钱补贴,自己去卖电。从地面电站来涉及的话,现在几大政策中,土地并网、限电是对电站影响相应比较大的,还有一些比如说使用组建的一些质量,从农业用地什么的这些都是跟土地有关系的,我们就不再多说了,对于屋顶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因为你只要不涉及土地,只是跟用电户或者屋顶业主有一个商业性的谈判就不需要去搞动不动一个土地几十个章这么难,但是对于屋顶来讲现在结算是比较难的,如果用电户不交电费的话现在怎么办?当然最期待还是通过后面的电力体制改革能够解决这方面制度的问题。
降低补贴强度我稍微再介绍一下,基本上遵循两个思路,一个思路就是地面大电站中,我就通过引入大企业,引入竞价机制,然后把这个补贴迅速降低,所以领跑者最低的投标电价在青海比当地的火电已经低了,东北白城比火电还高1分钱,所以对于这一项目它的现金流已经现金来源非常好了,它的补贴可能就占它现金流中可能5%都不到,2%左右,这是大的地面电站。以前金融机构他合作的是水电跟火电,人家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也很了解你的项目情况,现在过渡到风电跟光伏之后,一个是周期非常短,融资周期也很短,变化也非常快,所以对于金融机构来讲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现在谈判的焦点也是存在这个方面,今年现在已经10月底了,我们看一下接下来两个月这个市场会不会有相应的一些突破。很多咨询机构,以前可能协助投资人在当地做土地开发、项目开发,就觉得今年很难做,因为一旦竞价之后会压缩生存空间。另外一块机会来自于电力体制改革,虽然电改推动起来依然是困难重重,但是大的方向其实还是不会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现在如火如荼,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包括通过改革,来释放市场的活力,是一个大的主流的市场方向,而不仅仅是电力体制改革一方面的问题。另外一个挑战,就是竞争性的发电。
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在未来如何保证光伏发电市场份额,就是说所发的电量和火电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竞争关系?并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环境权益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表现,是未来政策的重点。第三,要解决补贴拖欠的问题,就是存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图上来看,能够依靠自身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额的,往往是大家印象中的那些限电比较严重的地区,新疆、宁夏、甘肃,那是因为全社会用电量的基数非常低,反观江苏包括山东、浙江沿海这几个省份,要想依靠自身完成这个是很难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从外地采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这也是一个解决西部限电很重要的抓手,就是现在想依靠完全调度的强制命令来解决这个问题难度是比较大的,与其这样的话不如我设计一个配额制,通过用户的需求来引导电力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市场化的措施。配额制今天单拿出来说,因为配额制影响的不单纯是可再生能源,对所有的售电公司甚至火电企业也会有一些影响。
所以政府和市场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配合,其中包括限电问题的一些解决,包括电站的质量、补贴的拖欠,限电问题和补贴拖欠这两个问题是政府需要努力的,能源局发布的相关政策,一个是保障小时数,待会儿我们会提到,一个就是尽可能的现在未来要把自备电厂的附加费征收上来了。对于现在大家纠结的一个焦点,主要是分布式发电肯定就是隔墙售电,给隔壁用电,确实走了电网,过网费是多少,包括收取电费的这些核心的利益纠纷,或者是利弊谈判,是当前难以推行的一个关键因素。